知乎上有个高赞问答:人为什么会焦虑?
有个回答一针见血:
“焦虑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和真实拥有的无法一一匹配。才华撑不起野心,存款抗不过风险,整日抱怨空想却无力改变。”
过度用力
透支消耗最多的只能是自己
作为父母,你是不是承受着子女的择业、婚育等压力,超负荷就会透不过气来?
家庭琐碎中,你是不是自嘲自己是操心的命,经常累半死,但却费力不讨好?
处理工作问题时,你是不是习惯了不自觉操别人的心,烦恼却留给了自己独自消受?
适度负责没问题,但别太较真,别事事都放心尖尖上,否则最后吃不消的只能是自己。
每个人的承受力都有限,超过了就会崩溃。过度负责会让你自责攻击、焦虑,不堪重负。
并且对于他人来说,也不一定会领你的情。过于强求别人按自己的标准来,只会适得其反,打扰别人原有的幸福。
所以要学会适度负责,不让焦虑影响我们。
摆脱过度负责的焦虑,给你3点建议
收起你过剩的责任心,多关注内心
我们总是把很多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当然累得要命。当你不断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责任时,心理负担和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就总是焦虑。
责任感就是付出,但付出前得先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关注自己,才能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你的价值不在别人眼中,而在你自己眼里。我们要关心别人,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但也要明白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担在自己身上。况且我们自己也有局限性,要学会辨别什么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什么是我们需要放手的。
学会恰当表达自己,不必怕批评和误解。不委屈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做认为对的事。
为自己负责,还要学会课题分离
这个核心就是一分为二看问题:一部分是我们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和我们的行为态度有关,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是别人的问题,不属于我们的责任。
剥离过度的责任感,把自己从焦虑的泥沼中解脱出来。别再把不该是你的担子揽在肩上了,因为那是别人的事情,不是你的责任。
学会对自己说「我只负责我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放下那些不该为之负责的事情吧!学会接纳生活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不被过度的责任感束缚,与其疲于奔波,不如学会欣赏当下的美好。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享受生活,体味自由的感觉。
提高心理弹性,保持成长型思维
首先,提高心理弹性很重要,过度负责的你如果长期忽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会让自己心理弹性的下降。心理弹性高,才能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虽然会受到压力和挑战,但能够弯曲而不折断,逐渐恢复和成长。
其次,保持边界感,拥有成长型思维,内心能量和人际关系才能长久。
真正的平衡来自于适度的责任心。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其中的成长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勇于承担后果,接受并包容不完美的结果,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更加坚韧和成熟,真正释放对结果的焦虑。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