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误解,还要持续多久?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5-07-18 17:16

在进入正文前,我们先来个小调查:

您是如何看待精神分裂症的?

A. 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是疯癫的、危险的

B.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一辈子都无法治愈

C.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D.通过规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上学、工作、正常生活

上面的选项里,你是不是也选了A、B或C?其实,这正是大多数人对精神分裂症的误解。

很多人觉得,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意味着“精神不受控制”,会做出许多怪异的,甚至危险的行为。然而,这些误解不仅影响了公众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澄清这些误解~

01

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暴力狂?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悬疑小说中,施暴者/杀人凶手往往都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很多人受这些作品的影响,对精神分裂症的固有印象可能是“疯子”、“暴力狂”。

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只有10.7%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的女性患者曾有过暴力行为。

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都会暴力伤人。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攻击暴力行为属于激越症状的表现,除此之外,精分还可能出现阳性症状(幻听、幻视、妄想)、阴性症状(情感淡漠、生活懒散、兴趣缺乏)、认知症状及焦虑抑郁。

所以,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不必如临大敌,敬而远之。若是过度强调精分的危害,不但会增加社会恐慌,还会让患者受到歧视,导致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病情,不愿就医,从而延误治疗。

02

得了精神分裂症就治不好?

一旦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不少患者和家属会陷入“没救了”的绝望,甚至选择放弃治疗。

但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精神分裂症并非不治之症。

临床数据显示,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75%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越早治疗,疗效和临床结局越好。持续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得越好,也越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所以,千万别被“治不好”的念头困住,精神分裂症并非不可战胜。确诊后最该做的是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只要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家属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病情还是有可能改善的。

03

家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自己一定会得病?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我们家没有人患精神分裂症,我怎么会得这病?”

“我能结婚吗?”

“我的孩子将来会得精神分裂症吗?”

…….


屏幕前患病的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疑问呢?

不可否认,遗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遗传风险就会越大。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他们兄弟姐妹平均患病的几率为10.1%,子女平均患病的几率为12.8%,比普通人的患病几率(0.9%)要高很多。

可见,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也仅仅是众多发病因素的其中一个。

我们也经常看到,即使在没有家族史的情况下,也有人患上精神分裂症,这表明遗传因素不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环境、社会心理、其他生物学因素等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可能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才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展。

写在最后

对精神分裂症的各种认知误区很有可能会成为治疗过程中的“拦路虎”。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及时发现,尽早救治,坚持治疗,早日康复。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