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应急救护知识-外伤篇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3-09-06 15:57
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意外受伤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让伤口好得非常缓慢,甚至会让伤口恶化,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那么究竟如何在就医前正确处理伤口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1 流鼻血

症状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
处理流鼻血时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2 擦伤

症状因运动使皮肤受摩擦致伤。跑步摔倒时,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受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处理

1.小面积擦伤,用碘伏涂抹伤口即可;

2.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或干净水源洗净,再涂碘伏,一般不建议包扎,采用暴露疗法。


3 
症状如果自己活动时扭伤部位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医治。如果自己活动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就地固定,马上到医院诊治。
处理扭伤后可以采取冷敷,冷敷可以让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破裂的血管出血,而软组织还能吸收出血,所以冷敷能够缓解肿胀,还有止痛的作用。

温馨提示冷敷和热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时候要冷敷,以控制伤势发展。待出血停止以后方可热敷,以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4 
症状轻微的,小面积的烫伤,通常可以自行处理。较大型的烧伤或婴儿、老年人烧伤,应到医院处理。

处理

1.小面积烧伤,可用大量冷水冲刷患部,约15-30分钟或直到伤处不再灼热。勿使用冰块或冰水,以免使烧伤部位更糟;

2.如果是被热油、热汤溅到,先将被沾湿的衣服脱下,洗去皮肤上的油脂,然后将伤部浸入冷水中。降低患部温度后,就已经复原一半了。冲冷水可阻止创伤蔓延,且可充当临时的止痛剂。


5 割伤

症状割伤是被锐器(刀、破碎玻璃等)划破皮肤,伤及到肌肉和脂肪等,有明显的伤口。


处理

1.轻度的割伤,需要清水清洗伤口,用碘伏或者酒精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包扎;

2.伤口较大、较深的,在清理伤口周围的污渍后,立刻前往医院就医处理,并查看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防止破伤风。

温馨提醒切勿用烟灰、烟叶或药粉涂撒在伤口,会给医生处理伤口时带来麻烦,一是浪费清洗时间,二是可能增加感染机会。




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伤员伤病严重时,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当拨通急救电话后,要沉着、冷静,注意语速,清楚地准确回答以下问题:

1.WHO  我是谁?
2.WHAT  什么事?
3.WHEN  什么时间?
4.WHERE  什么地点?指明周围标志性建筑。
5.HOW  现在情况如何?
6.NUMBER  我的电话号码?
7.LAST  让120先挂电话。注意不要先挂电话,等120接线员挂电话后再结束通话。


(转发自 南湖工会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