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心理测试可靠吗?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3-05-22 18:24
心理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个人的心理特征或者行为特点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例如,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心理健康情况或者是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职业倾向、情商等等,所以不管是异常心理人群还是心理健康人群都可以进行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试的分类

1
自评
自评是受试人员在了解测试的基本要求以后在指定的设备上进行回答。

2
他评
他评的意思就是工作人员向受试人员进行提问和观察,工作人员通过测量的标准对受试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心理测试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心理测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首先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中,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师做好病情的诊断和鉴别;

在企业的招聘中,也会有部分企业加入心理体检的项目;

在学校教育当中,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也加入了心理检查这一项目。

心理测量就像一面镜子,大家可以通过它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心理测试可以在网上随便做做吗?

当然是不可以的,如果您多做几次网络上流传的某些心理测试,您就会发现,可能不同的人做的测试结果都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测试结果人们反而非常乐意相信,就像有的人沉迷算命一样,算命的老先生总能说出一些让你觉得很准又让你心里觉得很舒服的话。

背后的奥秘就是——含糊其辞。由于我们平常的行为总是多种多样,因此模糊的说法总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证据支持。

研究者组织一批学生做人格测试,结束之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模一样的测试结果,当调查他们多大程度认同这个结果的时候,打分居然高达 4.3 分(总分 5 分)。

诚然,很多人看了心理测试结果(比如测试结果说您温柔善良,很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一高兴,得到了心理安慰。但这却没有达到一个心理测试应该有的作用,心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甄别某类精神、心理疾病,或者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

某些网络上流传的心理测试内容随意化,迎合大众心理,得到了大量的传播,但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人甚至通过一两次的网络心理测试就对自己患有某些精神、心理疾病深信不疑,不仅造成了恐慌,而且还会贻误病情病情。

四、什么样的心理测试才是可靠的

1
心理测试的信度
信度又叫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假如同一个心理测查,如果用一样的答案再做一回测试,结果居然是不同的,这就是不可信的。
任何一种测量,总有或多或少的误差,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也就越低;随机误差越小,信度就越高。

2
心理测试的效度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例如,一个小学生数学测验的成绩若同时受到其数学和语文能力的影响(如有人看不懂题意等)我们认为这是个效度不高的数学测验。

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条件,一个测验若效度很低无论其有什么其他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和效度是两个非常重要且关系密切的概念。一方面测验的高信度并不一定能保证高效度,但如果测验具有高效度,就可以肯定它具有高信度;另一方面效度受信度的制约,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


五、如有需要,请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测试

心理测量当中的一些相关量表或者调查问卷都是经过工作人员长期的研究之后,才得以形成的。它的可靠性和可信性都是经过一定的检验和审核之后才能被广泛地使用,所以大家最好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解读最好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