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老年痴呆症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3-09-18 17:39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 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简单点说就是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 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发生了障碍。


一般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 50岁以后, 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 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 如果不注意, 通常不容易发现, 常听有些老年人说 :“老了, 记性不行了, 不中用了。”这其实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 按照病情的发展, 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健忘期): 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 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 慢慢地连往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 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 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 (混乱期): 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 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常见的还有穿衣也很困难, 或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 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 , 不能和别人交谈, 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


第三阶段 (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 生活不能自理, 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 大小便失禁。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因人而异,其病程也可以分为三时期。早期记忆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丢三落四,刚刚走过的路就记不住,情绪不稳,易发怒,攻击性增强,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但还是保持着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期记忆力下降严重,无法胜任工作,近期发生的事情几乎记不住,刚刚吃过的饭都会忘记,连年月日都不记得,甚至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回忆不起来,判断力、理解力、计算力都明显下降,严重时不认识朋友,甚至不认识亲人,或无目的东走西逛或捡拾废物,肢体活动不灵活。


病人除吃饭、穿衣及大小便还可以自理外,其余生活均靠别人帮助。头颅CT检查可发现脑萎缩,脑电图可见慢波增多。

晚期极度明显的痴呆状态,表情呆滞、淡漠,多卧床,无法进行正常谈话,语言支离破碎,有的走路不稳,东倒西歪或肢体挛缩。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头颅CT检查广泛脑萎缩,脑电图可见全面的慢波


记忆障碍近期记忆减退,不能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后对往事也发生遗忘,严重时连家属姓名、自己年龄均不知道,甚至出现胡言乱语。思维和判断困难思维贫乏,缺乏创造性,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能胜任原来熟悉的工作。  


语言障碍在自发言语中,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的语言障碍。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朋友的名字也出现命名不能,或与此同时出现错语。  


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的定向力发生障碍,不知道今天是几号,自己现在何处,外出经常迷路。  


人格和行为异常性格改变表现为变得自私、狭隘、对人冷酷无情; 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兴趣缺乏、意志衰退,无主动性和进取性,注意力涣散或变得急躁、多疑、顽固、易怒和冲动。  

行为异常表现为整天呆坐,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或无目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对于老年痴呆症至今还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临床上常使用可以增加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数量的药物来治疗,从而改善病人的智力、行为能力和控制情绪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家庭治疗和护理也非常重要。


掌握和运用与病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家人在与病人讲话之前要先说明自己是他(她)的什么人,这样便于沟通;对病人说话要慢慢说,而且要说得很清楚,千万不要大声喊叫,这样可能刺激病人的情绪,导致病情恶化;


不要命令病人做什么事情,对病人说话句子要简短、清晰,不要把他们弄糊涂了;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跟病人说话,如果他们一次没有听懂,可以慢慢重复两三遍,直到他们明白为止。


亲人的行为举止表情要保持自然,不要夸张;与病人交谈时 ,要看着他们的眼睛 ,保持适当距离,因为靠得太近,他 (她 )会感到害怕,离得太远,他 (她 )又听起来费劲;我们如果要接近他 (她 ),动作尽量轻,而且要从正面走近,不要从后面接近,这样很容易吓倒他 (她 ),导致情绪失控;微笑、亲切的目光和表情,这些都给病人以鼓励。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